房地合一2.0自今年七月一日上路,至今約一個月的時間。以結果論,此政策促使了房市“量縮價揚“,消費者買房更為不容易。
以下剖析賣方心態與立場:
1.預售屋
a).7/1前
若屋主要稅後淨賺100萬,在所得稅率12%的情況下,買方至少要出到價差114萬才可成交。
若屋主要稅後淨賺200萬,在所得稅率20%的情況下,買方至少要出到價差250萬才可成交。
若屋主要稅後淨賺300萬,在所得稅率30%的情況下,買方至少要出到價差429萬才可成交。
7/1後
若屋主要稅後淨賺100萬,在持有兩年內出售,買方至少要出到價差182萬才可成交(與7/1前交易差了68萬)。
若屋主要稅後淨賺200萬,在持有兩年內出售,買方至少要出到價差364萬才可成交(與7/1前交易差了114萬)。
若屋主要稅後淨賺300萬,在持有兩年內出售,買方至少要出到價差546萬才可成交(與7/1前交易差了117萬)。
b).若知道有其他已購戶在7/1前賣掉淨賺200萬。屋主勢必也會想跟進淨賺200萬(甚至更高)。現在因為獲利被高額稅賦稀釋,在前方沒有利空訊號、目前也沒有急需現金的情況下,大多屋主選擇放著不出售。
供給變少,但需求仍旺=>房價飛噴
2.新成屋
原本持有兩年房地合一稅率20%,現在要放五年稅率才降至20%。屋主不甘願被課那麼多稅,在前方沒有利空訊號或不缺現金時,屋主寧可選擇放著或出租。
供給變少,但需求仍旺=>房價飛噴
3.(2016年以前登記持有的)中古屋
雖然售屋不受房地合一2.0稅制的影響,但看著市場房源少且社區價格屢創新高。既然暫時沒有其他好的標的,持有成本也低,倒不如房子就放著看戲。
供給變少,但需求仍旺=>房價飛噴
--
總結:
除了中古屋是在看戲外,預售屋跟新成屋都受限於房地合一2.0高稅賦的範疇。
其實也不是屋主不想賣。你要屋主現在賣屋,可以,屋主就是把稅務成本轉嫁上去而已。但問題是你願意出那麼高的價格幫屋主cover稅嗎(你出的價款中,有35~45%是在幫屋主繳稅)?
有時候覺得蠻感慨的,政府原先修擬房地合一2.0的立意,是要抑制房價不健康的短期炒作。但這卻導致很多屋主乾脆直接把房子收起來(囤起來),惜售心態濃厚,買房的人只有更加艱辛而已。